福建永定土楼:实拍客家人的纯朴生活
青山绿水间,夕阳的余晖将土楼染得更加金黄。袅袅的轻烟中送来饭菜的香气。大榕树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闲下来喝茶聊天。清晨,鸡犬相鸣,推开窗,呼吸着山间最清爽的空气。土楼,和我想象中一般美好。古老的土楼 这是种奇特的家族群居建筑,大的能容纳两三百户,小的也有十来户。一层是厨房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用木板分隔房间。内侧是走廊。里院当中一间是祖堂,是楼里人举办婚丧庆典的场所。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相当的团结友爱。
一家人住在或方或圆的土楼中
土楼还住着不少客家人 到土楼游玩的游客,很少会错过永定的洪坑村。这个由一组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各式土楼构成的村落,2008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福建最美丽的乡村。
很多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除了赫赫有名的振成楼外,还有府第式的福裕楼、宫殿式的奎聚楼、直径最小的如升楼等一批颇具特色的土楼。现在已经被开发成客家土楼文化村。
文化村里名气最大的自然是土楼王子--振成楼,是个中西合璧的圆形土楼。这个建筑是1912年才修建的,比较新。在土楼传统布局上借鉴了西方建筑的一些元素,有一厅二井三门八卦之说。
一圈圈围绕起来的世界
这里是不准游客上楼的,当然,你私下塞给楼下某人5元,也可以得到“许可”。昏暗的楼梯,一层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慢慢逛到顶上,俯瞰。重重叠叠的院墙林立,一圈又套一圈。
远远看去,还是很醒目的
土楼里的生活,定是不如现代居民楼那般方便
来这里的游客,多是一日游的团队,在导游的带领下,发出两声赞叹,胡乱拍几张照片,一两个小时草草结束浏览。但我一直觉得,到古镇或者乡下游玩,不住下来,怎么能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呢?
外来的人对这种建筑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充满了好奇
网上批评洪坑太商业,所以一开始对这里没报太大的期望。想着反正都到了永定,还是看一看。但世事真的很奇怪,当你不抱幻想时,偏偏会有惊喜。因为塔下洪水,临时决定在洪坑呆一晚。也许是因此避开了白天喧嚣的高峰期,洪坑给我的印象真不坏。
如同国内很多农村一样,洪坑村现在也是老人和小孩留守,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漫步在这一座座土楼之间,浓郁的田园气息让人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旧木板,门上的红色春联,凌乱的瓦砾,晾晒的衣物,在院子里散步的鸡鸭,还有在水龙头旁洗菜的老奶奶,陈旧而美好的生活趣味就在这土楼中弥漫着,宁静而安详。
原本安静的生活,早被打乱
一楼会有一些卖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的店铺。但哪怕大家抱怨“很商业”的洪坑,也不见霓虹灯的闪烁和酒吧的喧嚣。客家人依然过着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
工整的建筑
土楼居住的多半是老人和儿童
有些土楼有自来水管了,但甘甜的井水依然深受土楼居民的欢迎。大部分土楼内依然使用公厕或者马桶,洗澡也不太方便。这正好限制了旅行团和挑剔的游人,才让我能安静的过一夜土楼客家人的生活。
土楼上空,蓝蓝的天
我猜游客对土楼不满可能是因为上楼要另外塞“小费”,还有就是遍布的铁观音试喝。其实,我觉得这真是相互的。土楼的居民,一天到晚被游客骚扰窥视,如果是我家天天人来人往,我也会很烦的。而土楼居民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隐私权,以换取经济上的发展。商业化也是游客带来的,适度就好。
记得曾经有人建议将土楼里居住的人们撤出,以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但没人住的民居,那还是真正的民居吗?随意挂着的藤筐,晾晒的豆角,这样的凌乱却让历经沧桑的老宅一下鲜活了起来。
在土楼里看土楼
想起了儿时外婆家的四合院。那样的日子已经是渐行渐远,土楼中生活的人们也有权追求他们认为更好的生活,也许这一切有一天也会改变,但这一刻我喜欢我看到的。
阳光照在这奇特的建筑上,并没有什么,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老式的木床
平心而论,洪坑一线能集中看到方形、圆形、府第形、凹字型等各式建筑风格的土楼,对于只想初步了解土楼概况的人来说,是最方便集中的一处。明显经过翻新修葺的洪坑土楼更上镜一些。
绿荫环绕,又有水塘,环境其实很好
漂亮的红灯笼,收拾得整齐干净的院落,没什么乱飞的电线,很方便摄影构图。至少,不用像南靖得挖空心思想法避开各种广告伞啊,饭馆篷布之类的东西。相比而言,我觉得南靖土楼更无序凌乱一些,但确实也更古朴更原生态一些。至于游客喧嚣,像我这样选择住下来,早晚游览,中午赶路就正好避开了,没什么问题。
山清水秀,挺好 图文并茂,很不错! 纯朴生活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