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陈涛、王馨悦等人还有很多事要做。“现在我们只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在太阳活动期间开展探测,更大的成果还在路上。”陈涛说。
胡雄介绍,这些年,在鸿鹄专项的支持下,空间中心的科研人员已经在宇宙线辐射与闪电次数的关系、临近空间大气重力波现象、临近空间大气风场和温度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及其内在机制、青藏高原大气电导率特性、大气氮氧化物特性、大气电场特性等方面推进了科学认知。截至2021年,已经发表论文49篇。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空间中心有几十位科研人员正在参加鸿鹄专项的工作,他们需要完成载荷研制、协同观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诸多任务。
“针对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缺乏环境探测载荷问题,空间中心组织成功研制了9台套基于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的探测载荷,包括3台电磁环境探测载荷、2台辐射环境探测载荷、4台大气环境探测载荷,以及1台套基于探空气球的探测载荷磨式电场仪,为临近空间浮空平台科学观测实验提供了先进的载荷技术条件。”胡雄介绍,这些技术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授权的有5项。
同时,他们还组织国家“子午工程”、中科院廊坊临近空间环境野外观测站、气辉观测网以及相关卫星,开展协同观测。“我们收集了协同观测的科学资料集,共计317.17 GB,这些都是下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必需的宝贵第一手数据。”胡雄说。
陈涛介绍,2024年计划发射升空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还将与现有观测设备形成覆盖天基-空基-地基的协同观测网。
此外,胡雄介绍,空间中心还开展了太阳活动对临近空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中子辐射模型,研发了10公里至100公里全球临近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技术实验系统,为鸿鹄专项的科学实验活动及国家重大任务等提供了临近空间环境预报数据服务。
看到临近空间欣欣向荣的局面,胡雄感慨万千:“过去,临近空间领域是个冷门领域,研究人员少,机构也少,但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因为我们内心知道,这个特殊的领域很重要,我们当时的心态就是‘即便现在没有用,不见得未来也没有用’,很幸运,我们的坚持是对的。”
如今,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更足了。“对未来,我们有信心。”陈涛说。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dn.sit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