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当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镇指挥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这是他自2006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以来所经历的第15次发射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发射频率提高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空间站的建造” 今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的大幕。此后这几个月,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相继发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而这之后,按照计划部署,在2022年底之前,中国空间站还将迎来“问天号”与“梦天号”两个22吨级大型实验舱,从而完成整体建造并正式投入启用。 周建平: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要完成空间站的建造,这样其实发射的频率今后运营阶段也会是这样的,就是说神舟飞船和货运飞船基本上是这么一个频率,因为我们的载人空间站是要保持人在轨一个长期的驻留,这样你才能充分体现一个是效益发挥作用,另外其实人在太空有很多作用,比如保证空间站的可靠运行,有人它就可以维修,同时你要保证它的水平不断提高,有人你就可以去搞技术升级,同时你也可以根据科学的需要不断安装新的设备新的载荷,来开展新的科学方面的工作。 神舟十二号乘组返回地球 为什么会有航天员体重变轻? 10月16日9时58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而一个月之前,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刚刚结束为期3个月的太空生活,从这里返回地球。 记者:这三位航天员从天上回来之后,他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周建平:他们现在都在恢复中,已经恢复得很好了,我前段时间还专门跟他们座谈过,他们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相当不错。因为我比较熟悉他们飞行之前的情况,我看应该是一样的。根据医生的要求,他们回来以后还是要完成恢复休养的过程,所以目前没怎么见公众。 记者:他们回来以后,各种指标都怎么样? 周建平:我知道的情况,情况都很正常。 记者:他们的体重比去的时候,轻了还是重了? 周建平:有变轻的。 记者:这是跟两种不同的条件失重和有重力有关系吗? 周建平:因为影响体重的因素很多,营养我们肯定是充分保证了,也都按照我们设计的食谱严格执行了,但是我觉得他们工作时间很长比我们在地面工作时间长,所以体重有一些变化很正常。如果到一个特殊的和你过去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体重有变化我觉得也正常,回来以后很快就恢复了说明没事,我们有很多医学的监测手段来观察他们的情况。 航天员舱外任务将逐步复杂 核心舱太阳帆板有望“搬家” 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乘组将安排2—3次出舱活动,届时,王亚平将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她将与翟志刚、叶光富两名队友一起,执行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以及悬挂装置等舱外任务,为空间站的后续建造做准备。 周建平:机械臂其实非常困难,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他们从80年代开始研制,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了。我们第一次研究这么大一个空间机械臂,我们要求一次就要搞成功,航天员今后(舱外搬运)大东西光靠人肯定不行,也得有好的辅助设施。通过乘组几次的出舱活动,应该说我们出舱活动的基本东西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出舱活动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通过一次比一次的完善来提高效率提高能力。核心舱这一对太阳帆板其实挺大的,当我们空间站建造好了以后,我们会把核心舱的这对太阳帆板收起来,通过航天员和机械臂的协同把它装到实验舱另外的位置上去,像这样的操作任务,比现在装设备要更复杂得多,完成这件事情应该会是标志性的。 从事载人航天二十余年 “中国载人航天走到世界前列是国家强大的表现” 1992年1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正式批准,代号“921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作为国防科技大学从事航天技术教学的老师,周建平参与了这项工程的论证。 1999年,周建平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始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2006年,周建平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从事载人航天二十多年来,周建平参与组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和飞行试验技术工作,主持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空间实验室”和第三步任务“空间站”的全面技术工作,解决了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工程研制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一步步走到世界前列的过程。 周建平: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工作量是一步一步变大的,复杂度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我们的自信也是一步一步增强的,能力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中国航天能发展到今天,国家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 从遭受国外封锁到向世界敞开大门 “希望能够一起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自2016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已经遴选出17个国家的9个项目。 中国空间站的大门向世界敞开,然而,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方面,中国曾长期遭受科技封锁与孤立。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但被拒之门外。2011年,美国还特意发布了《沃尔夫条款》,不允许美国宇航局和中方开展任何形式的航天合作。 周建平:确实中国航天被国外限制了很多年,中国的航天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独立自主发展起来的。中国空间站建成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一方面我们中国科学家会积极努力在空间科学的前沿领域去探索奋斗,为人类了解太空开发太空做出中国人的贡献,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同时我们为什么要做国际合作?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载人登月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方案的深化论证工作正在进行” 随着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世界载人航天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改变,人们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记者:我们有了这么扎实的基础之后,登月是不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周建平:我们现在已经在进行载人登月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方案的深化论证工作。我们长征七号火箭首飞搭载的缩比的返回舱,长征五号B搭载的全尺寸的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是为了既可以用于登月的载人飞船,也可以用于空间站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研制的。所以我们实际上在持续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中国人一定会在载人的外太空的探索方面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