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首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井喷至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M2同比增速也高达14%,创近两年来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季节性因素,1月信贷往往高增,但今年的爆发性井喷或与基建投资加码、汇率波动以及房地产销售市场回暖带动信贷需求有关。 “信贷早投放早收效,主要是竞争优质客户。”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 据记者了解,新增人民币贷款变化具有较强的季节因素,由于企业多在年初启动新项目,银行也在年初开始下放贷款额度,一般1月人民币贷款出现较大幅增长。由于今年农历新年从2月8日开始,早于去年的2月19日,因此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井喷可能也受到前置效应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市场利率或进一步走低,因此银行可能提前投放贷款以锁定较高的贷款利率。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心态今年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息差收窄和资产荒的局面下,提早放贷有利于保证全年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也可能导致外币融资转向人民币融资,从而带动人民币信贷增量。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由于1月人民币贬值预期大幅上升,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降而美元贷款利率上升,企业开始将美元债转换成人民币贷款。 从1月社会融资总额的数据也可以印证,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51万亿元,而外币贷款却下降了。 从信贷需求角度看,市场人士认为,1月份房地产销售改善带来了个人贷款需求的强劲增长。而在经济增速“破七”的背景下,政府刺激经济力度加大,则带来基建投资融资需求的增长。 市场人士认为,考虑到1月外贸、PMI等经济数据并不乐观,1月银行信贷高企中不乏汇率等暂时性因素影响,经济“稳增长”政策还需继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