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女性寿命一直比男性更长。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女性预期寿命为74.2岁,男性则为69.8岁。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女性寿命均显著长于男性,至于寿命在110岁以上的超级百岁老人,女性的比例更是高达90%1。 这种模式从18世纪中期(当第一个准确的出生记录出现时)到现在一直都是一致的。虽然社会因素加剧了性别在寿命上的差距,但即使两性有着相同的社会习惯,女性也比男性拥有“更大的生存前景”。因此,女性在寿命上的优势被认为是人类生物学中最强大的特征之一。 图1: 寿命的性别差异(来源:图虫创意) 多国学者对各种疾病的人群进行死亡率分析发现,在许多疾病中,虽然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但在患病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却远高于女性,这种现象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各种慢性病群体中尤为明显。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中国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我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我国居民位居首位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同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有学者认为,男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性别对人类生物学和疾病过程有着广泛的影响所致。一方面,两性间在基因表达和生理上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这些都是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死亡中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3。 曾有中国学者将2004-2011年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1个监测点的7300多万人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4-2011年,全国各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除风湿性心脏病以外,男性均高于女性,各类心血管疾病死亡性别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4。 表1: 2004-2011 年全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性别比(男性∶女性) 目前学术界多认为,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远低于男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男性与女性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发病比较晚,较男性平均迟发10-15年,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在绝经前仅是男性的1/10-3/10,绝经后则迅速增高,55-70岁逐渐达到高峰而与男性无明显差异。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造成的,而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5。 其次,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分工、生活习性、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区别,是其寿命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然而,多年来,许多研究众说纷纭,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男性“短寿”,吸烟或是关键原因 近年来,众多研究均分析了社会、行为和生物学因子对人群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但很少有研究调查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潜在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可能会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性别经验,从而就会影响男性和女性群体的健康状况。 2021年,3月15日,英国学者发表的一项基于12项队列研究数据,覆盖全国28个国家、纳入近18万≥50岁的人群研究发现,校正年龄后,男性死亡风险比女性高60%6。 图2: Sex differences in mortality: 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12 longitudinal cohorts 该研究主要作者Yu-Tzu Wu认为,性别对机体死亡率的影响效应,不仅包括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生理学差异,还包括了不同社会中性别的社会结构,尤其是不同国家之间人群所出现的巨大差异。虽然来自各国人群的性别生物学是一致的,但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差异,或许会使得两性在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在墨西哥,男性比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高7%;而日本男性比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高44%。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纳入了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在该数据中,受试者中位年龄为63岁,55%为女性,中位随访4年期间14.7%受试人群死亡。分析后发现,中国男性的全因死亡风险比女性高出34%。 图3: 年龄调整后,28个国家中男性和女性的死亡风险比 研究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男性吸烟比例更高或是其寿命更短的关键。 当校正吸烟和心血管病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死亡风险差异有所缩小(HR分别为1.47和1.56)。在不吸烟和已戒烟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死亡风险差异缩小(HR分别为1.40和1.43)。在没有心血管病且不吸烟的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死亡风险差异进一步缩小(HR=1.34)。 图4: 调整年龄、吸烟和心血管疾病3个因素后,28个国家中男性和女性的死亡风险比 写在最后 其实,这一项28国的研究结果与“对预期寿命和人群死亡率相关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女性寿命显著高于男性,且全因死亡风险低于男性。 虽然不同的国家,两性间的死亡率与寿命长短略有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先天的生理差异所带来的优势。同时,在针对吸烟、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分析又进一步表明,两性间的死亡率差异可通过后天的生活习性调整而缩小。因此,基于该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在未来,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到性别的差异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群机体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