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
在《癸辛杂识》中记载着:“老虎通常一胎生两只虎崽,如果生下了三只,其中肯定有一只是彪。”
那“彪”究竟是什么?有多凶狠?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山海经》中曾记录过“彪",它是介于“虎”、“豹”之间的一种动物,“彪”字比“虎”字多三撇,所以“彪”的形象特点就是脸上布满了花纹。 由于它的性情凶狠勇猛,民间又把它称为“山彪”、“黄虎”,在一些地区,更是传说着“彪” 有着“杀虎屠象”的彪悍实力。
“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在民间传说中,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复仇说” 老虎通常一胎能生两三只幼崽,但它们自身的能力只够抚养两只,于是虎妈妈就会把长得跟自己差别比较大的那只幼崽抛弃,任其在山林中自生自灭。
被遗弃后,在弱肉强食的山林中幼崽只有两种结局,一种因为弱小被其他猛兽当作食物吃掉,或者饿死、冻死;另一种就是生存下来,成为山林中的强者,彪悍凶猛,跻身于食物链顶端,这便是彪。
等到“彪” 壮年后,为了报复母虎对自己的抛弃,就开始专门猎杀老虎为食,即便碰到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会放过。
第二种、天性凶残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如果虎妈妈产下了三只幼崽,其中一只必然天性凶残,生下来就会攻击自己的兄弟,这只凶残的便被称为“彪”。
《癸辛杂识》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余闻猎人云,凡虎将三子渡水,虑先往则子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则复挈彪以还,还则又挈一子往焉,最后始挈彪以去。盖极意关防,惟恐食其子故也。 意思是说:虎妈妈带着三只虎崽过河,因为怕“彪”把另外两只幼崽咬死,便只能先叼着“彪"过河,然后再把一只虎崽叼过去,把“彪”叼回来,然后再把另一只虎崽叼过去,最后再回来叼“彪”。 可见“彪”确实天性凶残,连虎妈妈对它都不得不设防。尽管虎妈妈知道自己生下三个幼崽,必有一个凶残,但它也不会咬死自己的幼崽,所以又有“虎毒不食子”的说法。 但“彪”就跟“麒麟”一样,自古以来就存在典籍之中,却很少人亲眼见过。 一些民间小说里,总喜欢按照“龙、虎、彪、豹”的顺序来为兄弟几人取名。像《水浒传》,祝家庄有三兄弟,祝龙、祝虎、祝彪,还有一家姓田的兄弟,是田虎、田彪、田豹。
有意思的是在清朝武官的官服上也有“彪”: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都是犀牛,九品海马。
《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 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着王者的智慧,因此古人视之为吉祥的神兽。将军的营帐称“虎帐”,勇猛之士称“虎夫”、“虎士”等。所以四品武官取的是老虎仁德、智慧之意。
“彪”与仁德智慧的老虎不同,它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六品武官用“彪”做图案,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最开始的寓意是子女众多,必然有个出人头地、或是与众不同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彪”、“虎”的意思逐渐向“傻”靠拢,导致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是说,子女生多了,难免有个缺心眼的。
|